秋意初显的九月,闽清县塔庄镇秀洋村迎来了一场特殊的文化交流活动。2025年9月13日,阳光学院通识学院副院长蒋湘玉带领学院教师苏婧娴、元宇宙与新媒体学院教师等一行,会同福建省委党校王秉安教授,共同赴秀洋村开展“家国文化课题”实地调研,共同探索文化传承、AI新技术与乡村振兴融合的新路径。
秀洋家国故事馆,作为本次调研的核心场所,不仅是一座文化陈列馆,更是一座连接历史与未来、沟通学术与乡土的桥梁。它由秀洋村两委牵头筹建,以“家国一体”为脉络,通过丰富的图文和影像,系统呈现了秀洋村黄氏家族世代传承的家风家训、红色记忆以及村民共同奋斗的乡村发展史。这里没有宏大的叙事框架,却以最朴实的方式诉说着一个个普通家庭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故事。

更令人动容的是,故事馆的讲解队伍完全由村民自发组成——从小学生到长者,他们用质朴的乡音传递着这片土地的记忆。这一切离不开村两委的积极组织和长期推动。上午,苏婧娴老师为这支村民讲解团队开展了礼仪、表达与叙事技巧的培训,并逐一进行实践指导。村两委干部全程协调安排,为调研活动提供了坚实保障。

下午,调研组一行继续深入塔庄镇,走访黄氏二叶祖厝、秀洋状元长廊,聆听家国文化的深厚渊源。一座座古老的建筑,一段段尘封的往事,仿佛在无声中诉说着崇文重教、忠孝传家的传统美德。随后,团队参观了龙晶葡萄园、黄金百香果园等农业生态基地,以及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服务中心,真切感受到乡村振兴不只是口号,而是脚踏实地的产业实践与社区共建。村民们那淳朴而炽热的爱家爱国之情,深深打动了每一位参与调研的教师。

本次调研不仅是通识教育学院“家国文化课题”的重要实践环节,更是校地合作模式的一次深度探索。未来,通识学院计划将秀洋村作为长期文化实践基地,依托学科优势和师资力量,持续推进“文化+AI赋能乡村”项目。例如,通过数字化手段建设“云上故事馆”,利用元宇宙技术实现沉浸式家国文化体验;定期组织师生驻村开展文创开发、教育培训、乡村振兴设计等实践活动,真正实现“高校—乡村”资源共享与双向赋能。
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教育是薪火相传的使命。此次调研不仅是一次文化溯源,更是一次情感扎根。它预示着,高校不仅可以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更可以成为社会服务的参与者和地方发展的共建者。阳光学院通识教育学院期待与秀洋村两委继续携手,让家国故事不仅留存于馆中,更流淌于人心、实践于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