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活动
通识活动
首页 > 正文
讲座回顾|探索大学真谛与通识教育:塑造“和谐发展的人”
时间:2024年11月11日 21:17

 11月8日下午,由通识教育学院主办、拾光书院协办的书院名师讲坛在图书馆一楼中央课堂圆满举办。本次讲座邀请到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郭丹教授,讲座由通识教育学院副院长苏广主持,通识教育学院全体教师及60余名同学参加。本场讲座围绕通过”什么是好大学”“大学应该培养怎样的人““大学的通识教育”三个方面进行。

 讲座伊始,郭丹教授以梅贻琦、蔡元培等教育大家的名言开篇,指出大学是先进思想的发源地,是科学技术的前沿阵地,大学也是我们认识世界、理解自我、塑造人格的重要场所。大学之大,真理为大;大学之大,立人为大。

 大学教师不仅要爱岗敬业,关爱学生,还要拓宽知识视野,拥有创新能力;科研水平要过关,个人道德品德也要过关;教学科研二者不能偏废。作为大学教师,不能只停留在“给学生一杯水,要给自己一桶水”的低要求上,给学生的不能是“死水”般的知识,而是“活水”。

 大学应培养怎样的人呢?郭丹教授引用爱因斯坦的名言:大学应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指出大学不是职业技术养成所,大学应培养面向未来、价值观端正的人才,塑造“和谐发展的人”才是重中之重。

 在谈及大学的通识教育时,郭教授表示,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郭丹教授还特别点明知识“无用即大用”的道理。

 交流环节,同学们纷纷向郭教授讨教问题,分别从个人在大学中的学习困境、人生道路上的选择,以及对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取代就业岗位的焦虑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疑问,郭丹教授一一给予详细的解答。同时,郭丹教授鼓励同学们要珍惜大学时光,借助通识教育的机会,广泛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锻炼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应对未来社会复杂多变的需求。

 当下,不少同学对真正的大学内涵模糊不清,更对自我在大学中的发展方向感到迷茫。此次讲座不仅加深了我校师生对大学本质和功能的理解,更为我校通识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我校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Copyright@阳光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登龙路99号 邮编:350015

闽ICP备 14018106号-3


阳光学院公众号 通识教育学院公众号 书院公众号 公共基础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