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学院成立于2024年1月,由原公共基础部、通识教学部及书院部资源整合而成,秉承“三全育人、五育融合”教育理念,以“立心铸魂、审美创生、知行无界、与时偕行”为育人特色,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合、动态调节育人网络,形成“强基础、拓素养、精技艺”立体化培养模式,全面推动基础课程、通识教育与书院制人才培养深度融合,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人文素养与专业技能的新时代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一、体系架构
(一)公共基础教学部
聚焦英语、数学、语文、体育等核心课程教学,强化学科基础赋能,通过考研升学辅导、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多层次学科竞赛,激发学生潜能,全面提升学生学术能力。
(二)通识教学部
以“博雅·实践”为核心理念,构建“美育+综合”两大课程群,美育课程含公共艺术与艺术实践两大模块,综合课程涵盖价值引领与精神锻造、人文感知与思辨创新、跨界融合与行动突破、科技赋能与社会适应四大模块。年均开设逾百门跨学科选修课,注重打破学科界限,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培养的有机融合。
(三)书院部
书院是通识教育学院打造“五育融合”育人品牌,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创新育人机制。书院以习近平总书记“启智润心、因材施教”育人智慧为指引,以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目标,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导向,建立求是书院、南岩书院、拾光书院,通过建设书院工坊、书院活动、书院空间,建立具有阳光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打造五育融合育人品牌,助力阳光学子成人成才。
二、师资力量
学院汇聚武汉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台湾铭传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知名高校人才82位,组成一支以资深教授为引领、中青年骨干教师为支撑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其中副高级及以上职称20人,中级职称22人。这支兼具学术底蕴与创新精神的教师团队,在教学科研、课程建设等方面成果丰硕,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主持省级金课2门,发表SCI/EI论文20篇,出版《微积分》《大学体育教程》《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研究》等教材,获实用新型专利15项。在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中屡获佳绩,指导学生在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数学竞赛、外语竞赛及体育赛事中斩获百余项奖项,形成教研相长的良性生态。
三、实践创新平台
学院现有书法剪纸实训室、茶艺实训室、布艺DIY实训室与通用舞蹈厅四间特色实训室供通识类课程使用,秉承学校OBE理念,帮助学生以问促学,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从知识到能力、从能力到品格、从品格到价值的全面成长,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丰富的实践创新空间,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思辨能力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
学院下辖求是、南岩、拾光三大书院,精心打造“书院导师办公室”“文创设计空间”“影像实践空间”等涵盖学业指导、创意实践、文化体验的46个主题活动空间,通过多元化平台构建,现已举办91场特色活动,累计参与4.4万余人次,培育出“电影盲盒”“书院围炉沙龙”“书院名家讲坛”等59个品牌活动,为185名工坊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空间,形成空间+内容+社群三维联动的育人新模式,有效赋能学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