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废弃)
首页 > 通识教学 > 正文
书院社区体验课丨竖卷横轴古法装裱文化体验
时间:2024年11月29日 16:03

 11月27日晚,竖卷横轴古法装裱文化体验课在行政楼616顺利开展,本次体验活动邀请到了去隐书法工坊的薛国帆老师莅临指导,由卧龙书社会长林楚涵主讲,25名同学有幸参与其中。

 装裱又称装潢、装褫、装界、装背、装造、装治,以及潢治、装池、裱褙、裱画等,是装饰及保存书画、碑帖等的专门技艺。

 尽管人类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但就书画保护而言,历代众多珍贵的书画,乃至书籍,碑帖,能够流传至今,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经过装裱;除此之外,书画经过装裱后,还能提高作品的艺术效果。

 活动伊始,林楚涵同学先是播放了古法装裱的流程视频:平整、熨烫、裁胶膜纸、齐平贴合、覆背、裁切镶边,最后固定于木板、装轴或装框。从准备材料到最后的装饰,每一步都充满了匠心与细致,淋漓尽致地体现出古法装裱是一项精细且历史悠久的技艺,需要的工具繁多且各具特色。

 林楚涵同学以古文开篇,引用范仲淹的名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营造出一种古典雅致的氛围,同时点出主题——古法装裱文化。

 林楚涵同学详细讲解了古法装裱的历史、流派、风格以及现代意义。从战国时期的起源,到南北朝、五代时期的技艺发展,再到如今濒临失传的现状,让在场同学们领略到了京裱、苏裱、沪裱等不同流派的风采 以及它们各自独特的艺术魅力,也让各位深刻感受到了这项传统技艺的珍贵与不易。

 林楚涵同学强调了古法装裱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不仅具有保护书画作品的功能,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装裱,可以提升书画作品的观赏度和收藏价值,使其更加完整和美观。

 课程的过程中播放了李子柒今年复出时谈非遗传承的视频,她以细腻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 讲述了自己在非遗传承道路上的坚守与努力,体现了非遗传承的困难与迫在眉睫的重要意义。伴随着年轻一代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激励我们每一个人去关注、去保护这些濒临消失的文化瑰宝。

 林楚涵同学展示了卧龙书社的书法装裱作品,接着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动手亲身体验古法装裱的乐趣,从托心、覆背、裁切镶边,再到装轴或装框,每一个步骤都考究细节。在动手过程中,同学们不仅了解了装裱艺术的历史渊源和工艺流程,更深刻感受到了这门古老技艺的独特魅力。许多参与者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他们对装裱艺术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也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书院社区和卧龙书社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让更多人了解、重视非遗,关注并参与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中来,共同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荣。


Copyright@阳光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登龙路99号 邮编:350015

闽ICP备 14018106号-3


阳光学院公众号 通识教育学院公众号 书院公众号 公共基础部公众号